调虎离山的成语故事100字(调虎离山的成语故事)
大家好,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调虎离山的成语故事100字,调虎离山的成语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今天让乐乐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
2、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
3、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
4、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
5、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
6、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
7、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
8、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
9、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今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励交好。
10、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
11、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
12、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
13、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
14、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
15、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己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干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杭,就十顺利地控制了卢江。
16、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
17、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18、扩展资料:出处《调虎离山》选自《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19、”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20、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21、”。
22、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
23、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
24、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25、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26、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27、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28、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29、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30、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31、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3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调虎离山计。
本文分享到此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