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梗概(退避三舍的故事)

导读 关于退避三舍的故事梗概,退避三舍的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出处:春秋晋

关于退避三舍的故事梗概,退避三舍的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处: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2、”舍,军行三十里。

3、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

4、——《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释义: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

5、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

6、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

7、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8、扩展资料: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汉语成语,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9、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10、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1、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

12、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13、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

14、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

15、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

16、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

17、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敌人。

18、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敌人,别人恐怕不中用。

19、”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

20、 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敌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21、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

22、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

23、”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

24、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25、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26、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

27、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

28、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

29、”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30、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

31、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

32、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33、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

34、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

35、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

36、”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37、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

38、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

39、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

40、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

41、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

42、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43、”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44、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

45、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46、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

47、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

48、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49、” 大战展开了。

50、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

51、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52、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

53、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

54、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

55、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56、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

57、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58、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

59、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60、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

61、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

62、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

63、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64、这就是“城濮之战”。

65、退避三舍为常用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66、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以国群之礼相迎,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有名的晋文公。

67、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

68、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

69、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

70、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71、“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避免冲突。

72、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73、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

74、原文及楚,楚子享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75、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76、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77、”子玉请杀之。

78、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79、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80、晋侯无亲,外内恶之。

81、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

82、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83、违天必有大咎。

84、”乃送诸秦。

85、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

86、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

87、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88、”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

89、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90、《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91、先轸(?—前627年),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

92、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

93、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94、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95、楚成王(?-公元前626年),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

9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退避三舍。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