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讯息:美国点餐平台OpenTable 价值何在?
科技、数码、互联网新闻如今都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热点了,眼下互联网、科技、数码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了。我们应该多为自己充电,多掌握些知识才能让自己见多识广,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个人修为。.小编今天整理了一篇关于互联网科技数码方向的文章,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速途网6月18日消息(报道:郑春晖)近期,美国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Priceline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网上餐饮预定平台OpenTable。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让国内餐饮O2O领域再次激起千层浪潮。
在中国互联网长达20年的发展历史中,都是从模仿开始,创业者与投资机构也是遵循这个逻辑发展,并且在国内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从百度到新浪、在到优酷与人人,众多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时,也都是带着“中国的某某”的光圈,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关注。
有了此番Opentable高价值的风向标,自然连锁的引发国内从业者和资本市场的关注,以饿了吗为例,该点餐APP已经融资达到8000万美元,初步估值超过5亿美元。但是中国餐饮O2O市场潜力较美国有着更多的发展空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
1、全方位深度解析Opentable
在解读中国的OpenTable之前,让我们先对OpenTable有进一步深度的了解。OpenTable成立于1998年10月,其业务覆盖以2B和2C两部分为主,覆盖3.1万家餐厅与上百万食客。食客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筛选参观,另外也提供订餐服务。在食客享受完美食后还能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点评分享。
OpenTable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近6成收入来自于订餐分成。这部分收入就是外界所熟知的订餐网站部分。
二,近3成收入来自于餐饮企业的软件使用费,即Opentable扮演一个软件服务提供商。Opentable的订位系统有一个客户端软件,除了对接客户订餐的需求,提供便捷和迅速的预订外,还帮餐厅搭建IT系统、开展精准的营销服务,并为餐厅提供全方位的定制营销解决方案。众多餐饮商家租赁Opentable的软件,付出费用。
三,则是占据较少比例的会员收费。截止到2013年第四季度,Opentable平均每月订座1470万次。除了用户和收入外,之所以Opentable能获得26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其潜在的前景诱人。
2、中国Opentable市场现状
目前,中国餐饮类O2O领域主要有大众点评、美团等团购类的餐饮O2O网站、饿了么、易淘食等企业。
对于大众点评而言,其核心功能用户点评,应该归属于“中国的YELP”的点评模式,虽然Opentable也有用户点评这一服务,但是其只是作为辅助功能的一部分,只是鼓励用户点评。
美团、饿了么等业务重心主要是从C端提供免费的餐饮垂直类在线外卖服务,而不是预定。并且这几家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和向餐馆收取固定费用,商业模式和Opentable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大众点评、美团和饿了么等本质上只是属于平台类餐饮电商,算不上中国的Opentable。目前国内只有易淘食与Opentable业务最类似,称得上中国的Opentable。
从2B+2C,特别是提供SaaS模式来看,易淘食为餐饮商家提供软件类服务,这是从基因上与Opentable最类似。
易淘食采取B2B2C模式,面向B端的有电子商务体系产品链,帮助餐饮企业搭建网络餐饮管理系统,面向C端有提供在线订餐平台网站。其收入主要依靠向商家收取系统服务费和每笔流水中抽取分成,其B端的业务也构成了易淘食近一半左右的收入。易淘食让更多的餐厅用户使用,而有了更多的餐厅用户使用,也能反过来促进食客的增长。OpenTable、易淘食和更多餐饮商户合作,最终形成餐饮商户和用户的正向良性循环。
餐饮O2O的未来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餐饮企业品牌发展刚刚开始,全国性的连锁餐饮企业还不太多,而且中国餐馆的经营模式也与美国差别较大,要撬动餐馆大规模付费还需要一个长时间培育过程。这让此类企业要发展壮大还需要打持久战。
Opentable毕竟属于国外的模式,完全照搬到中国很难行得通。特别是中美两国消费者的用餐习惯不同,美国消费者习惯提前预定,而中国消费者除非那些特别重要的商务宴请、聚会,否则一般外出用餐时不会事先预定。所以这就需要中国餐饮O2O企业在照搬Opentable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与创新。只有更接地气的企业,才能适合中国的市场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中国自己的餐饮O2O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