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以产业企业项目三位一体为载体
7月10日,在山西日盛达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内,写着“安全、效益、质量、生存”等字眼的标语清晰醒目,光伏玻璃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稳定运行,2.0毫米厚度的光伏玻璃产量水平已经高于国际行业平均水平。
2018年,引进智能机器人提高产量,对3条光伏玻璃原片镀膜钢化深加工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2019年,进行换机改造,成功试压2.0毫米厚度的光伏玻璃,实现接单批量生产……通过不断加强研发投入,积极采取技术创新,目前,日盛达拥有全省唯一、华北地区最大的太阳能玻璃生产线,也是华北地区唯一一家可以全线生产长度为2.2米、厚度达2.0毫米的光伏玻璃企业,年产值约为5亿元。
一端是位于长治的日盛达对光伏玻璃高新技术的不断追求,在产业链的另一端,位于文水的晋能科技在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始终遵循迭代发展的技术战略,坚持用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进步,促进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为了顺应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趋势,晋能科技近期对PERC单晶和超高效异质结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在保留原有优势的基础上,PERC单晶组件和超高效异质结组件叠加了大硅片、半片及MBB等技术,增加了组件的受光面积,降低了阴影遮挡的影响,提升了组件的可靠性并有效降低损耗。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表示:“2019年晋能科技就为国家电投供应超高效异质结组件,2020年再次成功入选国家电投光伏电池组件合格供应商名录,这是对我们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等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
我省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既是加快工业企业转型的内在要求,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又是全省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选择,关乎我省转型发展的质量和成败。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企业技术改造,把技术改造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摆在转型发展的重要位置,并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
我省以“产业、企业、项目”三位一体为载体,“政策、资金、服务”三轮驱动为手段,“国家、省级、地市”三层联动扎实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工作。2018年,全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97.1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全省工业投资快13.2个百分点,比上一年度高6个百分点。
2019年以来,我省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紧紧扭住技改资金核心工作,在构建政策体系、推进承诺制改革的基础上,创新举措,加大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山西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总计支持5批300个项目23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458亿元。通过技改资金引导带动,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全面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全省工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自身技改资金的投入,一批批优秀的技改项目不断成长、壮大、做强,技术改造成效明显,转型效应不断显现。
自2017年至2020年6月,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在智能制造、信息化、技改方面的投资已逾9100万元。今年,企业计划投资3700余万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项目做牵引,持续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智奇已形成年产5万对轮对的新造和检修能力,主要产品覆盖160公里—400公里时速的“复兴号”和“和谐号”动车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
近年来,广灵金隅水泥有限公司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技术推广与应用,不断开拓市场,拓展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晋北建材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从公司成立至今,公司实施技改项目达200多项,包括气悬浮风机节能技术改造、收尘器升级改造、第四代篦冷机节能提产技术改造等项目。目前,公司拥有20余项专利,并填补了我省道路水泥及中低热水泥的空白。
我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省工信厅围绕千亿产业培育和标志性产业集群高水平谋划推进项目,省级层面重点推进双百项目,即100个牵引性强、战略意义重大的新兴制造业项目和100个产业基础好、示范意义强的传统制造业技改项目。
据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已开工170项省级重点工程,其中,产业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项目为110项,投资完成约120亿元,这些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