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时节三晋大地一片丰收景象

导读 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加大有机旱作农业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农机配套等技术研发力度,引进大豆、马铃薯、谷子、高粱、荞麦等

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加大有机旱作农业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农机配套等技术研发力度,引进大豆、马铃薯、谷子、高粱、荞麦等10多种杂粮和油料作物抗旱节水新品种200多个,建设抗旱节水新品种展示基地3000多亩,建立特色良种繁育基地4000余亩。

夏粮迎来大丰收

夏收时节,三晋大地一片丰收景象。在晋中国家农高区有机旱稻试种的现场,晋中市太谷区阳邑乡阳邑村村民白寿根头一次见到旱稻,他惊喜地说:“现在的科技是非常发达,没想到咱们的旱地还能长出这种稻谷来。”就像小麦播种一样,少了传统水稻种植的育秧、插秧等繁琐的工序,有机旱稻种子通过具有国内领先专利技术的大型机械,播种、施肥、浇水、掩埋一气呵成,省时省力,有机旱稻的种植开启了我省稻谷种植业的先河。山西省有机旱稻项目负责人靖忠东介绍,旱稻比较耐旱、耐贫瘠,而且产量非常高,每亩保底可产400公斤,收入3600元钱。今年,有机旱稻在晋中农高区、侯马、岢岚南北各地展开试种,成功后将在全省推广,打造百万亩有机旱稻种植基地。

6月15日,夏县王学有机旱作小麦封闭示范区1280亩小麦开镰收割,今年运城市推广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小麦一边收割、一边播种,从过去一个麦穗60粒到现在的80粒,亩收400公斤。一代新农人、一批新农企,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主角。

几天前,大同市云州区成为我省5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之一。目前,全区已经建了1个千亩核心区、3个500亩样板区、9个300亩示范片,以“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采取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70%、节水灌溉、地膜覆盖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示范区作物亩增产15%-20%,特色杂粮售价提高明显,有机旱作谷子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单价由每公斤4元提升到7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村民因科技而富 村子因创新而美

想要乡村振兴,产业先得富起来。农民要致富就要靠科技、靠技术。“接地气”的旱作农业技术和特色农业新成果不断创新和推广,正在为我省干旱地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动能。

我省种植小麦用水压力大,水资源匮乏成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农作物节水研究是山西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研究的长项,研究团队针对我省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进行品种和技术的协同创新。“过去的很多小麦品种不耐旱,整个生育期得浇三四遍水。”在旱地小麦栽培上,他们一改过去传统的种植方式,对播期、密度、行距等主要栽培因子进行了科学调控,并对土壤耕作、施肥、轮作倒茬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研究集成了简便易行的旱地冬小麦“一晚两增一缩一控”和“膜侧条播窄行密植”高产抗逆技术。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选育、引进杂粮和油料作物抗旱节水新品种100多个,因地制宜遴选出50多项集成技术。渗水地膜谷子穴播、小麦探墒沟播、高粱密植精播等旱作技术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长治市示范推广标准化绿色高效集成技术模式,形成了长子“生贵大棚+水肥一体化+土壤消毒绿色防控”绿色蔬菜种植模式;武乡“质量追溯+羊肥+古法种植+产业化联合体”有机旱作谷子种植模式;黎城“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有机旱作水果种植模式等。科研人员结合不同产业区域的生产实际,将实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形成技术规范和标准。专家生活、工作在示范站里,做试验、搞科研、从事技术推广,做给农户看,引导农户干。

截至目前,我省已持续投入数千万元的科研经费大力支持有机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建立有机旱作示范基地、示范点,确保每个示范点有机旱作技术核心示范面积1000亩,推广应用100万亩以上。各地科技部门全力保障项目实施,并在政策引导、平台建设、人才团队培育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引入科技创新理念,引进人才智力资源,形成科技创新驱动合力,助推山西现代农业发展。

有机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6月中旬,在壶关县集店乡东关壁村旱作农业示范区,70余亩实施防雹网技术的西红柿梯田形成了晶莹的青纱帐,在山上山下、沟沟岔岔,连成了片、形成了带,一张张防雹网掩映在座座青山之间,美不胜收。架杆、除草、施肥,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种植户杨红芳一边施肥一边说:“别看这一小袋肥料,这可是超有机肥料,我们这里配备了24小时视频追溯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公司产品二维码进入监控系统,实时查看基地农事生产活动,从翻地、播种、施肥、除草一直到秋收都有记录。”她家两亩旱地西红柿全部采用先进技术,部分精品西红柿经过公司统一包装卖到了每公斤16元,纯利润达到5万多元。

我省从生产实际出发遴选出12类32个新品种和5大类24项集成技术,集中力量推广应用,立项支持有机旱作农业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项;加强基础研究,挂牌成立“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有机旱作国家省级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1项;大力推广扶持林药、林菌种植技术;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启动45项有机旱作标准的制定发布任务。

我省在加大技术创新,推广新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有机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突出特色产业有机封闭示范,着力推进1市5县30片典型示范创建。长治市规划了12个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规划布局了85个市级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娄烦、山阴、神池、兴县、陵川等县突出绿色生产、旱作技术、品牌建设等重点,着力在“土、水、肥、种、技、机、绿”相结合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方面进行新的突破。目前,30个以村、乡或新型经营主体为单元,符合有稳定区域、有成熟技术、有生产标准、有注册品牌“四有要求”的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取得了明显的示范成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