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录斋的含义是什么(七录斋的含义)
大家好,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七录斋的含义是什么,七录斋的含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今天让乐乐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七录斋是一篇介绍我国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儿时读书勤于手抄故事的文言文。
2、张浦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幼时,张浦习惯于把读的书都抄下来,一般读完一遍就抄写一遍,这样反反复复可达六七次之多,而所抄的书籍都会全部烧掉,后来人们就把张浦的这个事迹叫做七录斋。
3、文言文原文如下:(张)溥幼嗜学。
4、所读书必手抄,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5、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6、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7、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8、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9、选自《明史·张溥列传》译文: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一遍,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停止。
10、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
11、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
12、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
13、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立刻完成。
14、所以他在当时名声很响。
15、扩展资料:张浦之死张溥之死,结束了晚明众多文人救国的白日梦,也是一场时代的悲喜剧。
16、“读罢惊魂似梦里,千行清泪不成悲”“八月胥江浊浪奔,千人缟素为招魂”多少人为之失声痛哭,多少人因此惊惶无主。
17、张溥是为了社稷死的:“南冠君子朔风前,慷慨西行倍可怜”,多少人含悲流泪悼念着“西行”的张溥。
18、一介书生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
19、他满怀一腔热血,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之士,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
20、二十三岁时他在苏州创立应社,团结了吴中有抱负的文人;二十六岁愤而作《五人墓碑记》,风神摇曳,正气浩然,矛头直指腐败的明王朝的宦官和贪官;二十七岁入太学,目击朝纲不振,丑类猖狂,与北京文人结成燕台社,作檄文揭发阉党罪行;二十八岁又召集了尹山大会,在会上,张溥倡导合大江南北文人社团为复社,关心国家政事和民族兴亡。
21、崇祯六年,三十二岁的张溥主盟召开著名的虎丘大会。
22、“山左(西)、江左(西)、晋、楚、闽、浙以舟车至者数千人”。
23、他站在千人石上登高一呼,群起响应,朝野震惊。
2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溥与七录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录斋。
本文分享到此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