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肠道细菌失衡有关
由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个团队领导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中的细菌失衡可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临床前研究发现肠道内壁的损伤与关节炎症和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一段时间以来,研究人员已经报告了肠道微生物组异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的一致联系,并且某些类型的有害细菌数量的增加经常与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但到目前为止,肠道中的细菌究竟如何影响关节炎症尚不清楚。已经假设了许多机制,从调节导致关节炎的特定炎症细胞的发展的肠道细菌,到导致疾病严重程度的特定细菌代谢物。这项新研究调查了一个不同的因果假设,重点关注关节炎严重程度与细菌引起的肠壁弱化之间的联系。
“我们想知道肠道发生了什么,以及肠道内壁的变化——通常作为保护身体免受细菌侵害的屏障——是否是该疾病的一个特征并有助于其发展,”共同主要作者解释说克劳迪娅·毛里
新研究表明,培育出具有肠道通透性遗传倾向的小鼠也出现了严重关节炎的迹象。然后发现一种不同的小鼠模型,设计用于开发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当肠道通透性得到改善时,关节肿胀减少。
研究人员在观察人类患者时发现,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血液中的脂多糖 (LPS)、LPS 结合蛋白 (LBP) 和肠道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较高。所有这些分子都是肠道损伤的已知生物标志物,特别是发现 LBP 水平与急性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表明,在关节炎中,肠道内壁受到严重损害,无法作为屏障正常发挥作用,并且导致炎症的白细胞在肠道内积聚,”作者说写在新发表的研究中。“作者表明,在关节炎中,细菌越过肠道内壁被禁止的边界,用特定药物修复肠道通透性缺陷可以抑制关节炎症。”
该研究无法完全解释将肠道内壁减弱与关节炎联系起来的一系列机制。因此,虽然发现调节肠道通透性的程度与关节炎症直接相关,但在这种关系中仍有待描述的缺失环节。
然而,毛里确实说,这些发现确实表明肠道可能是一个有用的治疗目标。她特别推测改善肠道通透性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新治疗模式。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内壁是一个治疗目标,”毛里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使用现有的药物来恢复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即防止肠道渗漏或抑制炎症细胞进出肠道,可以降低临床前模型中关节炎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