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重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其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力传动油(ATF)作为介质,实现动力传递、扭矩变化、变速和离合等功能。
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轮(或定子)组成。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随之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力传动油从泵轮中心被甩向边缘。这些油液随后撞击涡轮的外边缘,推动涡轮开始旋转。涡轮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从而将油液的动能转化为变速箱的旋转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导轮(或定子)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改变了油液的流动方向,从而增加了扭矩的传递效率。具体来说,从涡轮返回的油液会冲击导轮的叶片,导轮叶片的形状设计使得油液在流过时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进而实现了扭矩的倍增。
此外,液力变矩器还具有无级变速的能力。通过改变油液流动的路径和流速,液力变矩器可以调整涡轮的转速,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动力需求。这种变速功能使得液力变矩器在启动平稳、减小对机械设备冲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然而,由于液力传动油的存在,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一般较低,存在液力损耗。为了提高传动效率,一些液力变矩器内装有锁止离合器机构,当汽车达到一定行驶速度时,锁止离合器会接合,实现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的直接机械连接。
综上所述,液力变矩器通过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在汽车传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