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平衡知识点(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
大家好,霖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高一化学平衡知识点,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1
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 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 影响因素:
①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 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注意:
(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2
1、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 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
(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五)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5、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比值。 符号:K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变化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2、K只与温度(T)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3
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作为一个高频考点,多数同学认为稍有难度,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须记住两点“一正一逆,符合比例”;“变量不变,平衡出现”。
2.化学平衡常数K
(1)K值的意义,表达式,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是高考经常出现的考点,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个得分点,简单来说,K值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平衡浓度冥的乘积之比”,只是我们一定不要把固体物质及溶剂的浓度表示进去就行了。
对于平衡常数K,我们一定要牢记,它的数值只受温度的影响;对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来说,温度对K值的影响也是截然相反的。
(2)K值的应用
比较可逆反应在某时刻的Q值(浓度商)与其平衡常数K之间的关系,判断反应在某时刻的转化方向及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
利用K值受温度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情况,推断可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3)K值的计算
K值等于平衡浓度冥的乘积之比,注意两个字眼:一是平衡;二是浓度。一般情况下,这里的浓度不可用物质的量来代替,除非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系数都为1。
互逆的两反应,K的取值为倒数关系;可逆反应的系数变为原来的几倍,K值就变为原来的几次方; 如反应3由反应1和反应2叠回而成,则反应3的K值等于反应1和反应2的K值之积。
例题: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c(HI)=4 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B.16 C.20 D.25
3.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
依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一般的条件改变对平衡状态的`影响都很容易判断。
惰性气体的充入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对很多同学来说,往往会构成一个难点。其实只需要明白一点,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影响平衡状态的不是总压强,而是反应体系所占的分压强。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强增大(因惰性气体占有一部分压强),但反应体系所占的分压强却没有改变,平衡不移动;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强不变,但惰性气体占据了一部分压强,因此反应体系的分压强减小,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多的方向移动。
4.平衡移动与转化率α、物质的量分数φ之间的关系
例如:对于N2+3H22NH3反应,在恒容体系中,如果增加N2的量,则会使平衡向右移动,α(H2)增大,α(N2)减小,φ(N2)增大。思考为什么?[H2转化率增大很好理解,而N2转化率减小,我们可以从平衡常数不变的角度去分析]{此种情况要从反应物浓度改变的角度去理解转化率变化及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如果按照N2与H2的初始量之比,在恒容体系中同时增加N2与3H2的量,则平衡右移,α(H2)增大,α(N2)增大,φ(N2)减小。思考为什么?[按初始量之比同时增大反应物的量,相当于给体系增大压强]{要从反应体系压强改变的角度去理解各种量的变化情况}
思考对于2NO2N2O4,如果在恒容体系中,增大NO2的量,那么反应的最终α(NO2)会如何变化,φ(NO2)会如何变化?
5.图像问题
(1)给出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或浓度变化曲线,写化学方程式(依据系数比等于转化量之比)
(2)根据某物质的百分含量,或者转化率等在不同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或者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变化的曲线(也可能是不同压强下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判断反应的特点,即: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判断条件的改变;或者给出条件的改变,画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关键是把握住温度、压强、催化剂及浓度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状态的影响情况。)
6.利用三段式进行有关转化率、平衡常数等的计算(计算的核心在于:转化量之比等于系数比)
例: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H2,3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压强变为原来的4/5(或者平均分子量变为原来的5/4,或者恒压体系中,密度变为原来的5/4),求N2的平衡转化率,平衡常数K,以及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求NH3表示的反应速率。
7.等效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体系对应物质的分数分别相同)
(1)恒容等效
等效条件:一边倒之后,对应物质的量完全相等;等效特点:完全等效(两体系达到等效平衡时,各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及浓度分别别相等。)
恒容条件下,在体系中
①加入1molN2和3molH2
②加入2molNH3
③加入0.5molN2、1.5molH2和1molNH3(为什么会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可从平衡常数的角度来解释)
④若加入0.3molN2、xmolH2和ymolNH3可达到与体系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求x和y。
假设N2+3H22NH3 △H=-QKJ/mol,在恒容体系中,
①加入1molN2和3molH2达平衡状态时,放热Q1,N2的转化率为a
②加入2molNH3达平衡状态时,吸热Q2,NH3的转化率为b。问:Q1、Q2间的关系,a、b间的关系。
(2)恒压等效
等效条件:一边倒之后,各对应物质的比例关系相同;等效特点:等比等效(两体系达到等效平衡时,对应物质的浓度相等,而物质的量成比例。)
恒压条件下,N2+3H22NH3 ,体系①加入1molN2和4molH2,达平衡后,NH3的物质的量为nmol;体系②加入0.5molN2、xmolH2和ymolNH3,若要达平衡后,NH3的物质的量为2nmol,求x与y的值。
(3)针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的恒容等效
等效条件:一边倒之后,各对应物质的比例关系相同;等效特点:等比等效(两体系达到等效平衡时,对应物质的浓度成比例,各物质的量也成比例。)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