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郭征(郭慕孙-中国化学工程学家介绍)

导读 大家好,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中国化学郭征,郭慕孙-中国化学工程学家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人物简介2、

大家好,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中国化学郭征,郭慕孙-中国化学工程学家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人物简介

2、中文名: 郭慕孙

3、国 籍: 中国

4、出生地: 湖北汉阳

5、出生日期: 1920年5月9日

6、逝世日期: 2012年11月20日

7、职 业:化学工程学家

8、毕业院校: 上海沪江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9、主要成就: 协助叶渚沛筹建化工冶金研究所、建立中国最早的流态化研究室、首次提出“散式”和“聚式”流态化的新概念

10、代表作品: 化工冶金中的散式流态化,无气泡气固接触,流态化手册

11、人物经历

12、1920年6月24日,出生于湖北汉阳 。

13、1939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被选为英文校报编辑 。

14、1943年,大学毕业后,相继在上海汉堡化学厂和生化药厂任化学师。

15、1945年5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进修化工。

16、1946年10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获硕士学位,硕士期间在R·威廉教授指导下进行流态化研究,共同撰文《固体颗粒的流态化》,发表于1948年美国《化工进展》。这篇论文对液-固和气-固体系进行了共同关联,指出两体系截然不同的行为,命名为"散式"和"聚式",并列出了大量实验数据。

17、1946年10月,在美国碳氢研究公司任工程师,从事煤的气化等研究。

18、1948年1月,为了回国工作,接受了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聘任,前后被派任中国和印度锡兰区工程师,在新德里建造了印度第一个可口可乐工厂,后来又任纽约总部实验室负责人。

19、1952年5月,返回美国碳氢研究公司继续进行煤的气化、气体净化、气体炼铁和低压空气分离等研究。

20、1956年,郭慕孙在碳氢研究公司从事的项目刚进入中间试验之际,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8月通过外交途径偕妻带子,回到中国大陆 。

21、1956年10月,协助叶渚沛所长筹建化工冶金研究所,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流态化研究室,任室主任、研究员 。

22、1959年,应邀参加了在中国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文教群英会,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

23、1972年,化工冶金研究所恢复了原有的方向和任务,郭慕孙与同事们继续开展流态化研究,遵循他所提出的"无气泡气固接触"的理论,开辟了快速床、浅层流态化床等的研究,并为创立后期的多相化学反应开放实验室打下基础 。

24、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负责人、代所长、所长。

25、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26、1982年,参与发起,并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美化学工程学术会议。

27、2004年,郭慕孙在呼和浩特 试验车间。

28、2004年,郭慕孙在呼和浩特 试验车间。

29、1985年,郭慕孙组织了颗粒形态与表征的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

30、1986年,组建了中国颗粒学会并任首届理事长。

31、1986年,作为访问教授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同年起任化工冶金研究所名誉所长,为化工冶金研究所创立了多相化学反应工程、颗粒学及生物化工等领域的研究。

32、1987年,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亚太地区金属提取过程中化学反应工程学术会议。

33、1988年,牵头在中国北京召开了中、日、美三国颗粒学技术学术会议。

34、1989年,作为访问教授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35、1997年,被聘为瑞士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36、2003年起,任《中国颗粒学报》(“China PARTICUOLOGY”)的主编。

37、2012年11月20日,郭慕孙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

38、荣誉成就

39、1980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0、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41、1989年,国际流态化成就奖。

42、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43、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44、1997年,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奖。

45、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46、全国科技大会奖。

47、美国汽水行业契斯特曼奖。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